最新動態(tài)

童年趣玩

2025-04-29

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段珍貴的回憶,那時候的游戲充滿了簡單而純粹的樂趣。如今,我們置身于這個快速發(fā)展的時代,周圍是令人目不暇接的繁華景象,然而那些與小伙伴們在蟬鳴蛙聲中度過的夏日時光,卻再也無法重現(xiàn)。

吹杏核兒

這個游戲適合兩個人或更多人一起玩。

大家把相同數(shù)量的杏核放在一塊磚的中央位置。通過“剪刀、石頭、布”來決定游戲順序,然后按次序吹磚上的杏核。先確定是吹單數(shù)還是雙數(shù),接著用一口氣不停地吹。如果磚上杏核總數(shù)為雙數(shù),則約定吹單數(shù),反之亦然,以此避免第一個人一口氣將所有杏核吹下獲勝的情況。如果是吹單數(shù),那么吹下的杏核數(shù)量為奇數(shù)就歸自己,若為偶數(shù)則算輸,杏核重新放回磚上由下一位繼續(xù)。

有些高手不管約定吹單數(shù)還是雙數(shù),總能在第一次吹時只留下一個杏核在磚上,其余全被他贏走。

砸杏核兒

開始前要準備幾個母核(也叫鑿子)。早期人們尋找天然的大杏核,越大越好。那時的孩子們遇到賣杏的小販會詢問杏核大小,小販若說肉厚核小,孩子們就會離開,小販只能疑惑不解;相反,若是大人不要的肉少核大的杏,孩子們會爭相獲取,甚至拿家里的東西交換,只為得到大杏核。后來大家覺得杏核再大重量也不夠,便對母核進行改良:在杏核上鉆個小孔,將杏仁取出,再塞入鉛絲截成的小段填滿杏核內部,封口后制成沉重的母核。越重的母核落下的沖擊力越大,砸出的杏核也就越多。擁有新制作方法母核的人起初怕別人模仿,連摸都不讓。

游戲時,參與者將相同數(shù)量的普通杏核放在磚上作為賭注,依次用母核砸這些杏核。規(guī)則是:身體直立,不準彎腰或下蹲,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母核,單眼瞄準杏核堆上方,松開手指讓母核自然落下砸向普通杏核,砸出的杏核歸自己,繼續(xù)砸;如果沒砸出,輪到對手;若母核落在磚上(俗稱悶了),砸出者可得母核。

因此玩的時候不僅得多備些杏核,還要準備幾個母核。母核越大越沉,優(yōu)勢就越明顯。

兒時正值教學體制改革時期,學校每周組織學生到結對的生產隊干活,每次至少半天。進入莊稼地就像進入了男孩子們的樂園。在高過頭頂?shù)挠衩椎刈较x或者在棉花地里休息時,他們也會玩幾把杏核兒游戲。

男孩中玩杏核兒最厲害的是金水河北支流北岸的周彥群。他身材中等偏高,結實魁梧,性格溫和從不與人爭執(zhí)。他擅長吹杏核兒,無論吹單數(shù)還是雙數(shù),總能一次只留下一個杏核;玩砸杏核兒時也特別準,一母核下去能把磚上的杏核全鑿飛,贏得小伙伴們的欽佩。

他聽父母的話,家境不錯卻不計較穿著。干活時像大人一樣吃苦耐勞,在炎熱的夏天獨自鉆進高過成人的玉米地鋤草,完成任務從不偷懶。他會使用谷子地里的大板鋤,老人常表揚他將來必定是種田的好手。遺憾的是,1980年冬天,即將新年之際,年僅十六七歲的他突然因急病去世。

現(xiàn)在編寫老家村志時,童年的場景常常如同清澈溪水中跳躍的魚兒般躍入腦海,縈繞心頭,又似平靜水面泛起的漣漪,久久難以平息。